低頻與中頻治療儀的選擇需根據具體癥狀和治療目標綜合判斷:
?一、作用原理與適用場景?
?低頻治療儀(0-1000Hz)?
穿透淺層組織(約1-3cm),通過直接刺激神經肌肉產生鎮痛效果25
適合短期急性癥狀:肌肉痙攣、術后神經麻痹、急性扭傷等23
電流刺激感較強,單次建議控制在20分鐘內27
?中頻治療儀(1kHz-100kHz)?
穿透深度達5-8cm,通過正弦波溫和刺激深層組織,促進炎癥吸收和血液循環56
適合長期慢性問題:關節炎、腰椎間盤突出、瘢痕軟化等34
舒適性更高,單次可用30-40分鐘28
?二、核心優勢對比?
?三、注意事項?
禁忌癥:兩者均禁用于心臟起搏器患者,中頻需避開孕婦腹部56
聯合使用:急性期先用低頻緩解疼痛,慢性期換中頻深層治療8
?結論建議?
? 急性淺表疼痛(如運動拉傷)優先選擇低頻25
? 慢性深層病癥(如肩周炎、腰肌勞損)推薦中頻36
? 康復治療可組合使用:低頻增強肌肉力量 + 中頻促進組織修復58